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1955—2014年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的变化趋势及成因
马丽, 郭媛媛, 王晓丽, 邱贵强, 乔钰, 王晨迪
干旱气象    2019, 37 (2): 243-251.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9)-02-0243
摘要410)      PDF(pc) (3010KB)(1800)    收藏
利用1955—2014年华北地区21站逐月降水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环流指数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近60 a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频次的变化趋势和突变、周期特征,并对其演变成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近60 a来,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频次呈现显著减少趋势,风切变频次在1967年出现由多到少的明显突变,且在1955—1965年、1992—2000年间存在准3 a的振荡周期,而在1980—1992年间准4 a的振荡周期较显著,这与同期华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化周期较吻合。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出现明显转折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在前一年发生了较为显著的调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黄河中游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
赵桂香1,王晓丽1,吴洪2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6-1016
4. 孤立云团造成的一次强对流天气分析
赵桂香, 王思慜, 邱贵强, 王晓丽
干旱气象    2015, 33 (1): 98-109.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1-0098
摘要1256)      PDF(pc) (22870KB)(1787)    收藏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拼图产品等,结合WRF中尺度数值模拟,对2013年5月22日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的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河套地区正涡度平流的持续输送是500hPa切断涡旋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低层冷平流沿其前方输入,后部有更强的暖平流输入,使涡旋不断加深发展,在其附近激发孤立对流云团,孤立云团上空存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结构,使得其上空上升运动持续加强,孤立对流云团得以维持和发展,其间形成的r-中尺度和a-中尺度强对流云团是造成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而地面海上高压后部水汽的持续加强和高空脊前干空气南侵,产生明显干锋生作用,是强对流的重要触发机制。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拼图显示,此次强对流过程是由单体回波发展合并加强造成的,这些单体回波的演变经历了“单体加强合并带状回波弓形回波减弱消亡”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2个阶段,其回波面积、强度、移动速度不同,造成强对流天气特征差异明显。此次强对流天气存在3种类型,其温湿廓线结构及环境参数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判断强对流天气类型的指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